铝上下游产业及物流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19-04-26

一、铝产业链基础情况

铝产业链的整个过程包括上游采矿,中游冶炼,下游加工,终端应用及废铝的回收等四个阶段,具体过程参见下图:



其中电解铝的生产成本主要由铝土矿、动力煤、阳极碳块构成,以上原材料成本占比80%左右。通常,吨铝需要消耗1.9-2吨氧化铝、1.3-1.42万千瓦时电能、0.49吨阳极碳块。而1吨氧化铝需要好用2-2.3吨铝土矿,1万千瓦时电能,需要4.9吨动力煤。

二、铝土矿与氧化铝产业

1、全球铝土矿资源概况

全球的铝土矿资源量非常丰富,但 分布区域很广泛。截至目前,全球铝土矿探明储量278.3亿吨,资源量估算为550-750亿吨。尽管全球铝土矿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是存在供需市场错位的问题,几内亚、澳大利亚、巴西、越南、牙买加、印尼、圭亚那等地铝土矿资源丰富,但铝工业不发达;铝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如中国、美国和欧盟等地却要大量进口铝土矿以满足其铝工业的需求。


全球铝土矿进出口格局图

从铝土矿产量上看,澳大利亚排名第一,中国排名第二,其次是巴西、印度;从全球氧化铝产量来看,中国产量是第一,是排名第二、三、四位的巴西、澳大利亚、印度三国的总和。从电解铝产量来看,中国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俄罗斯产量仅占中国的9%左右。


近年全球铝土矿产量(万吨)


中国氧化铝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铝土矿需求量不断增长,中国铝土矿除自给部分外,还从澳大利亚、几内亚等地大量进口。2017年进口铝土矿总量为6855万吨,相比2016年增长了31.7%,中国铝土矿消费市场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

2、全球氧化铝行业发展现状

在2000-2016年期间,世界氧化铝产能的增长经过了一个由快趋缓的过程,产能从5490万吨增长到14503万吨。市场需求及民营资本的进入,促使中国氧化铝产能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2012-2015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45%,而同期全球其他地区整体增速为-0.64%。2018年全球氧化铝产量累计达到11625万吨,同比下降2.1%。

与铝土矿相比,氧化铝贸易参与国较多,出口集中在欧美和南美,进口国相对分散,集中在北美、欧洲、中国和阿联酋。


全球氧化铝产能和产量基本被近二十个铝业公司控制。包括美铝、力拓-加铝、俄铝、海德鲁、比利顿、印度国家铝业、中国铝业、山东信发、山东魏桥集团和杭州锦江集团等。中国氧化铝产量约占世界氧化铝产量的50%,中国民营氧化铝企业在全球氧化铝产量中所占份额逐年提高。未来五年全球氧化铝市场需求量年平均增长率为4%,至2022年预计将达到14200万吨以上。

3、国内铝土矿情况

中国虽然在不断加大本国铝土矿资源开发力度,但由于国内铝土矿资源赋存状况并不优良,加之近几年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冶炼产能快速扩张,使得国内资源难以满足国内产业需求,中国铝土矿资源分布较为集中且总体品味较差,绝大部分分布在广西、贵州、山西、河南四省,且资源大多为难以选冶的一水硬铝矿,其储量在全世界无明显优势。

4、中国氧化铝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氧化铝产量及产能均逐年提升,其中2018年全国氧化铝产量为6887万吨,同比下降0.2%。截止2018年,全国氧化铝年产能已超过8130万吨;年产能最大的区域分别是山东(3608万吨),山西(3157万吨),河南(1686.5万吨)及广西(1171万吨)。


我国的氧化铝产能分布具有明显的特征,即资源导向特性。主要集中在铝土矿资源相对丰富的河南、山西、河南、广西、贵州等地。近年,我国氧化铝产业发展迅猛,本就不多的铝土矿资源开始显得捉襟见肘,尤其是河南、山西等地,铝土矿资源开始出现严重贫化,甚至枯竭,企业开始使用低品位的矿石,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增加,有的企业甚至不远千里到贵州采购铝土矿。

5、中国氧化铝行业发展趋势

(1)氧化铝需求持续增长,铝土矿资源需求旺盛。据预测,2017-2025年间全球电解铝年产量增长率将维持在3%左右,因此预计氧化铝需求长期增长率将维持在5%左右,每年大约氧化铝需求会增长400-600万吨。预计至2022年世界氧化铝的消费量可达14200万吨,铝土矿资源需求将达到35500万吨以上。

(2)中国氧化铝企业利用海外铝土矿资源将成为趋势。中国铝土矿资源和氧化铝产能不对称,铝土矿资源保障能力低,同时国内矿石品质明显下降,增加了氧化铝生产成本,寻求国外铝土矿资源已经成为中国氧化铝生产企业的共识。预计今后将由更多的中国氧化铝企业为了获得国外铝土矿资源,结合当地国家政策,在当地投资建设以氧化铝为核心的工业园区或直接开采铝土矿资源运回中国深加工。

(3)中国氧化铝企业布局沿海将成为趋势,同事全球铝土矿的增量供给与地理布局将主要用于满足中国的增量市场需求。由于中国氧化铝需求不断增长,同时河南、山西、广西等地铝土矿品位贫化,预计2020-2021年将成为中国氧化铝行业的转折点,氧化铝厂很有可能重新布置在辽宁、广西等沿海地区,以便于利用国外铝土矿资源,至2026年中国铝土矿进口量预计将达到约12000万吨。

(4)我国将继续积极勘探开发铝土矿资源。中国铝土矿预测新增资源量超过200亿吨,是查明铝土矿资源储量的5倍,中国铝土矿巨大找矿潜力巨大。山西、广西和河南3省铝土矿预测资源量合计约占全国预测总量的90%,找矿潜力最大,其中山西和河南2省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矿资源潜力较大,特别是煤下铝资源丰富,广西以(钙)红土型铝土矿资源远景最好。

三、电解铝产业

1、电解铝产业主要成本构成

(1)原材料:氧化铝、冰晶石、氟化铝、添加剂(氟化钙、氟化镁等)、阳极材料;

(2)能源成本:电力(直流电和交流电)、燃料油;

(3)人力成本:工资及其他管理费用;

(4)其他费用:设备损耗及折旧、财务费用、运输费用、税收等

2、中国电解铝行业发展现状

2018年全球除中国外电解铝的当月产量均高于去年同期,截止2018年9月,累计产量达到2084.5万吨,同比增加1.75%。

2018年中国全年原铝(电解铝)产量为3645.81吨,同比增长3.2%。

2018年1-9月中国原铝(电解铝)销售量为2416.17万吨,产销率为99.7%;2017年1-12月中国原铝(电解铝)销售量为3136.18万吨,产销率为99.8%。

从产能分布看,山东、新疆和内蒙古依旧是目前国内最主要的三个电解铝生产省区,2018年总产能占比分别达到27%,17%和11%。

3、中国电解铝产业特征

(1)产能过剩,市场整体供大于求。因投资的过度,电解铝产能急剧膨胀。但消费市场扩张速度明显低于产能提升速度,导致行业产能利用率较低,价格断崖式下跌,国内电解铝企业的盈利状况明显恶化,且资源环境负担增加。

按国家2016年《有色金属“十三五”规划》要求:中国金属产业需要转型,电解铝产能利用率要达到80%以上。近年来我国电解铝行业产能利用率仍维持在75%左右。

(2)具有高载能特性,面临着巨大的环保硬约束。中国电解铝行业吨铝耗电约13500kWh,2016年电解铝耗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5%,有高载能的产业特性,生产和出口电解铝产品相当于消耗和出口能源。中国77%电力来自火电,电解铝产能的过度大幅扩张,意味着大量火力发电的配套建设,间接造成环境污染,带来雾霾等负面影响。电解铝行业碳排放边界包括炭阳极、电热消耗以及工业过程排放量。

(3)国内铝土矿资源禀赋局限,难以支撑产能无序扩张。2017年国内电解铝产量占全球的54%以上,而中国铝土矿全球产量占比仅为25%,50%以上的铝土矿资源依赖进口,铝土矿和氧化铝相加进口占比超60%。此外,国内铝土矿质量较低,且以中低品级矿石为主。中国铝土矿资源禀赋局限加之较高的进口依赖度使得中国在资源保障方面存在不确定性。

(4)三是技术壁垒低,投资回报快,吸引盲目投资。中国电解铝行业的技术壁垒近年来大幅降低,加之建设周期短,投资回报快,大量资金充裕的企业有投资电解铝行业的愿望。同时由于项目产值较大,能有效拉动地方GDP,电解铝项目受到地方政府的欢迎。部分企业和地方政府不考虑项目地的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产业规划布局等条件,无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产业规划,在电力能源、水资源、铝土矿、运输、环境等方面不具备经济性的地方,一拥而上、无序投资、违规建设的现象屡禁不止。

4、河南省电解铝产业

河南省电解铝产业起步较早,曾经一度成为我国电解铝工业第一大省。然而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能源价格和环保压力等因素影响,河南电解铝产业规模逐渐减小,电解铝企业数量减少且盈利明显下滑。2018年河南省电解铝产量248.21万吨,较2017年减少29.07万吨,关停或破产企业15家,产能指标转移至新疆、内蒙等地企业。

四、铝加工产业

铝加工是指用塑性加工方法将铝坯锭加工成材,主要方法有轧制、挤压、拉伸和锻造等。加工产品是指通过塑性变形工艺生产的各种铝材,又称半成品,即板、带、箔、管、棒、型、线、锻件、粉及膏等,供用户制造铝产品。

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铝加工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使用熔铸-挤压工艺生产的铝型材;另一种是使用热轧-冷轧工艺生产的铝板带及铝箔。其中铝型材主要应用于建筑和工业领域,而铝板带箔主要应用于家电和食品饮料领域。

1、中国铝加工产业发展情况

2012-2017年,我国铝加工行业销售收入呈现上涨趋势,但是增长速度较2012年以前有所放缓,2017年我国铝加工行业销售收入为8324.59亿元,同比增长3.92%,2018年,我国铝加工行业销售收入达到8992亿元,同比增长8.02%。

根据“十三五”有色金属工业规划,到2020年我国铝消费总量预计将达到4300万吨/年。中国铝消费的增长强劲孕育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时也吸引着大量的企业不断涌入到铝加工行业。数据显示,我国铝加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从2012年的671家增长至2017年的756家,年复合增长2.4%。

我国铝材生产靠近消费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其中河南、山东、广东三省合计占国内总产能的51.7%。

从我国的铝材产量来看,2012-2017年我国铝材产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但是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截止2018年,我国铝材产量为5175.6万吨,同比下降11.3%,下降原因主要是环保政策收紧和对外出口量减少。

我国铝加工产能、产量高,但以粗加工为主,技术水平较低,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较低。近年来我国铝材产能结构不断优化,高端铝材占比持续扩大。截止2018年我国铝加工产能结构中挤压材、平轧材和铝箔等其他产品比例约为5:3:2。

从下游行业应用来看,建筑业仍然是我国铝材最大的应用领域,占比33%,其次是交通、电力、包装、机械制造等。


2、 中国铝加工工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铝加工工业无论是在产量、消费量还是出口量等方面都已成为“世界第一”,但铝加工快速成长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产能过剩难缓解、环保压力不断增大、扩大铝应用任务艰巨、资源保障能力不足、开发深加工产品能力不足等问题都制约着当前中国铝加工工业的进一步提升发展。我国铝加工工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产业结构需加快调整、产品档次需向高端延伸将是未来中国铝加工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1)产能过剩问题。连续多年的投资建设,在建项目产能逐渐投入量产,而下游市场没能同步扩大,加之宏观经济形势向下,铝加工产品产量增长超过消费需求,企业产能利用率降低,市场供大于求。

(2)铝加工产业集中度低。铝加工企业数目虽多,但生产集中度低,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多,经营分散。除少数企业外,未形成高  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铝业集团群。

(3)铝材应用广度不足。国务院相关部门、有色协会及部分央企已通过相关政策及具体措施在交通车辆“以铝代钢”、电力电缆行业“以铝代铜”、家具领域“以铝代木”等3个方面扩大铝应用范围。但扩大应用的效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科学地研究铝替代其他材料的可行性和具体的应用方式,这必然是一个缓慢而持久的过程。

(4)产品深加工程度不足。目前大多数铝加工企业仅局限在铝加工(挤压或轧制)阶段,而产业链末端,即通过铝材深加工的铝制品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5)产品品种少、质量档次不高。我国的铝加工工业尚未形成完整的独立体系,合金品种和加工状态数量少。高质量即特殊用途产品品种还不能大批量稳定生产。中低档产品生产过剩,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档产品短缺。

3、 河南铝加工产业

2018年河南铝加工产量999.45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具有产业集中度高、企业成长性好、加工带动力强、市场需求大的特点。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河南省铝工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特征持续变化。河南铝加工产业呈现以下趋势:

(1)电解铝主要来自其他省区。铝加工工业规模逐渐增大,但电解铝产业外迁,省内电解铝产量下降,铝加工产业原材料缺口将逐渐增大。预计2019年全省电解铝将有超1000万吨来自于其他省区,原材料运输和仓储需求和成本增加。

(2)集群化发展趋势。河南铝加工工业当前初级产品较多,中低端产品比重大,以板带箔或中级加工为主,压延产品占90%以上。目前产业正在经历从初级加工到精深加工、从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的转变。结合河南省铝工业转型发展工作方案(2018—2020年)要求,铝加工企业将逐渐聚集形成产业集群。

(3)产业链绿色协同发展。因铝土矿品位、电力成本、资源能源、环保等原因,目前河南省铝加工产业竞争能力较弱,加快转型发展是当前工作重点。将淘汰不符合环保、安全要求的高耗能产能产能。增强铝加工行业市场话语权,推进铝材、铝锭交易市场和交割仓库建设,促进铝加工工业与物流、金融、贸易、互联网深度融合。

五、物流特点及区域特征分析

因此我国铝产业在区域布局上呈现出以资源、交通、市场为导向的不同产业集群。其中氧化铝围绕铝土矿主要产地,分布在山东、河南、广西、山西等地区。电解铝产业受能源成本影响较大,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特点决定了煤炭在产业链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我国电解铝产业主要分布在煤炭能源集中的山西、内蒙古、山西、新疆等华北和西北地区。铝加工产业受各地区工业基础和下游制造业分布影响,集中在河南、广东、山东等省区。鉴于资源产地、能源优势区域和终端市场在空间分布跨度较大,铝产业链的物流服务需求和物流量将持续上升。

1、 氧化铝物流

氧化铝上游主要包括铝土矿供应商,烧碱供应商和煤电供应商,下游为电解铝企业客户。国内运输格局如下图所示,绿色区域为氧化铝生产省份,红色为氧化铝采购省份。总体来看,存在大量的中长距离转运。主要运输方向是由铝土矿资源丰富的氧化铝生产地区向电力成本较低的电解铝生产地区进行运输。

氧化铝市场生产企业相对集中度较高。排名前5的企业占国内市场份额75%以上,平均生产能力在200万吨/年以上。从企业类别来看,分为三大类:

(1)铝全产业链的专业企业,如中铝等公司;

(2)由其他产业链延伸而来的公司群组,如中电投、大唐发电等电力企业。其竞争优势是电力成本低和保障能力强,并可以利用上游发电产生的粉煤灰等原材料。

(3)第三类是由民营集团公司多元化而来的企业。其优势是具备了煤电、矿石等相关的资源优势。

2、  电解铝物流

电解铝生产后可以铸锭或以铝液的形式对外销售。如电解铝产能周围配套下游铝加工产业集群,可以以较低的物流成本完成运输。在河南、山东等铝加工产业发达地区,采购当地铝加工产成品可减少200-300元/吨的运输成本。反之则需要跨区域转运。目前电解铝产业集中在电力资源优势省市,而下游铝加工产业集中在制造业发达地区,电解铝产业与铝加工产业空间分布差异大。其中河南省是电解铝输入量最大的地区,铝加工产业所需的电解铝中超75%来自其他地区。


国内电解铝产品运输情况如下图所示,红色部分代表电解铝产品输入省区,绿色部分代表电解铝产品输出省区。运输方向上,主要是由煤炭、电力成本较低的区域向铝加工产业聚集区域运输。


随着铝产业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各地电解铝生产企业逐渐向资源优势区域集中,且发展受政策影响较大。当前主要电解铝生产企业共有150余家,从规模集中度来看,前十家电解铝产量占全国比例超过80%。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河南,山东等省:

(1)西北地区:有明显的电力成本及政策优势,其中新疆为电解铝产能最高,综合成本最低的区域。但存在运力不足、产业链不完整及区域竞争加剧等问题,预计未来仍将呈现电解铝孤立发展,大量输出电解铝成品的态势。

(2)西南地区的电解铝企业主要集中在云南和贵州,其竞争优势是可以利用成本较低的水利发电。其中云南区域水电发电量占该区域总发电量的85%。但水电不稳定时需要价格较贵的火电弥补其不足,电力优势略弱于西北地区。

(3)河南地理位置优越,竞争优势是河南铝土矿、煤炭资源丰富。且电解铝的上下游产业基础发展较好,上游氧化铝产能充足,在满足省内电解铝企业需求外,还可供给山东、新疆等地企业,且下游铝加工产业规模全国第一。但用电成本高昂,环境保护压力较大,未来,预计河南电解铝企业将更多地把产能转出省外,氧化铝输出和电解铝输入规模预计将进一步增加。

(4)山东拥有牢固的铝工业基础,电解铝规模优势和产业集中优势明显,上下游产业链完整。但山东本身是我国重工业大省,高污染行业较集中,环保问题严峻。受政策影响,自备电的电力成本优势将逐步削弱。预计今后电解铝产能亦将快速向其他省区转移,电解铝将主要来源于其他地区外购。

六、物流发展方向分析

1、大规模中长距运输

铝产业链上游的基础资源及下游产业集群布局在空间上的差异化分布,决定了大宗货物中场局转运的基本格局。

在产能过剩,市场充分竞争的环境下,企业将物流成本的所见视为企业的第三方利润源泉,传统单一的运输模式进入门槛低,同时受到环保,运管及安全的压力,利润微薄甚至倒挂,难以维持。

以散货集装箱化物流模式为切入点,通过发展多式联运,畅通转运衔接,把多种运输方式的标准和规则统一起来,可以促进中长距离的公路货运更多地转向多式联运。

2、综合铝产业物流园发展

铝产业链中各环节之间实物流量较大,且运输周期、库存周期长,加之产能过剩,本身仓储需求和运输装卸操作需求较大。国家产业政策提倡产业集中发展,在此背景下,大型综合铝产业物流园作为产业配套,预计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功能上看,铝产业物流园将主要关注仓储、运输、交易、保税监管等功能,满足市场和企业需求。

专业储运功能

根据各地发展现状及发展预期,合理规划专业物流园区。重点利用中国物流铁路线路密集、运输设备设施先进、地理交通便利等优势,结合各地交通、产业和资源优势,积极拓展物流业务,在目标区域(重点生产区域或集散中心)提供专业物流平台,直接支撑铝相关产业发展。

在常规的储运加工物流功能之外,重点发展多式联合运输,综合选择物流配送节点。为了有效解决有色金属行业物流配送节点单一的问题,需要不断发展多式联运模式。考虑到我国铝上下游产业分布特征,需要重点关注铁路+公路联运模式。一般而言,多式联运具有综合效益好、产业链条较长等优势,通过建立“通道+节点”的方式,发展有色金属物流服务网络,具有积极的意义。

构建物流信息云平台,推动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大数据环境下,有色金属行业物流借助先进的物流技术、电子商务物流,构建高效的智慧互联网物流服务平台。借助信息技术设置网络营业厅,进行有色金属集装箱运输、高铁货运全程网络业务受理。并推进铁路与相关有色金属企业的互联互通,补齐信息短板。整合传统有色金属行业物流配送业务,满足各地企业灵活运输的需求。

配套服务功能

铝作为重要的大宗有色金属,具有交易量大,价格波动对市场影响较大的商品特征。此外铝产业链涉及大量铝土矿进口、氧化铝进口、铝加工产品进出口贸易。在物流园区发展中,各地可结合行业特点,依托自身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拓展物流贸易、保税物流等业务,发展以铝为核心的相关有色金属产业链,做大做强物流产业,全面服务当地物流企业发展。

铝和其他有色金属的交易和交割在中国期货市场占很大比例,是交易和交割双活跃的期货品种。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指定的有色金属交割库多围绕期货交易所和产业链下游制造业所在地建设,主要分布在上海及周边长三角地区,广东珠三角地区,设置过于集中。这一显现凸显两个弊端:一是物流总成本偏高;二是不利于吸引中西部期货客户。目前期货交易市场格局已基本形成,但中西部地区依托上海期货交易所建立当地交割库,或建立地区性的现货交易交割中心的模式具现实可行性,可依托物流成本优势,更好地服务本地区有色金属厂商和客户。上海期货交易所现有铝指定交割仓库如下:

基于我国铝产业原材料和产品进出口量较大,且预计将继续增大的情况,产业物流园区可纳入保税物流功能。整合地区产业链各环节,形成相互依托、和衷共济的关联体和放大效应,整体形成内贸与外贸融合、物流与加工结合、信息交换与实物交易并举的经营业态。依托海关、商检、税务、外汇管理等职能部门简称完备的服务体系,为地区广大进出口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广泛铝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行业物流汇聚区。

逐步申报和引入保税加工和内陆无水港功能。统筹物流与保税加工功能,实现物流中心功能与口岸、深加工功能的叠加和延伸。结合各个地区区位条件,与港口和铁路衔接,建立建成国际货物流转大通道,使铝产业内陆企业享受到沿海沿边的便利快捷服务。